阶段一:区域引领时期 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初期,东北亚地区开始从三面环水的“孤岛经济”逐步走向内外联通。此时期的中日韩三国在外向经济发展的路径上有着相似的选择,即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国际市场出口加工制成品,吸收并转化来自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这意味着各国之间形成了基本协作,逐渐形成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的局面。
阶段二:互补合作时期 90年代起,三国逐渐从以外销为主的初级出口阶段转向制造加工出口,交错、互动式的“工业配套”成为该时期的最类三国之间经济合作所达到的规模和水平,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的转移和优化上。相比于区域引领时期,互补合作时期具体体现了东北亚各国因产业结构的不同而形成的互补优势,各国在协作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这种合作成果,而且为该地区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领域方面的合作提供了契机。
阶段三:全面合作时期 进入21世纪以来,中韩日三国政府和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环境和社会问题,并逐步将合作领域从传统的制造业和贸易领域扩大到文化教育、医疗旅游等民生领域,大力推进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同时,对包括东南亚、南亚甚至欧洲等地区扩大了合作范围,形成东北亚地区开放式合作态势。该时期的全面合作是建立在两国之间深厚的经济互信基础之上,各国的合作基础更加巩固、合作范围更加广泛。 总之,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不断发展与演进,在几十年的时间里逐渐转化为区域合作、互补合作和全面合作三个阶段,而且极大地推进了该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这次经历的合作更为成熟的五、更为广泛、更具实效,并且也在全球范围内带动了东北亚地区的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2371579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