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传世经典《上阳赋》原文及翻译
上阳赋,最早出于汉朝文学家、思想家、法学家、音乐家、戏曲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诗人、黄老学派代表人物王充所著。其间又历经多位传承者的不断补充和改编,在唐代诗人张籍的手笔中,这部经典作品彻底完成了。上阳赋被认为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文学和艺术瑰宝,其中呈现的思想、文化与生活价值也一直影响着中国文化的演变与发展。
原文
临枯树之晚,忆上阳之丽。道人望穹庐之巅,崇观质阜之美;游子宿潇湘之渚,赏异花之馥。其乐各有殊途,而归于同欢;比类相从,聚散亦以时候。故其致美之极,群松更修旧德,一蕙自青元,百虿伏枯实。嘉湖兮、金堤、黄莺、野径,世事、人情,尽在其中矣。
翻译
在树木枯萎的晚上,回想起上阳的美景。仙人仰望着穹庐之巅,欣赏山峦之美;游子在潇湘河畔住宿,赏花品香。不同的快乐通向不同的途径,但归于同一荣光;相似的东西相互陪伴着,聚散也是因为时节的更迭。因此,最美的东西不只是美景,而是群松修旧德,一朵青花为万物之元,许多昆虫在干枯的实物中藏匿。嘉湖、金堤、黄莺、野径,世界的沉浮和人情冷暖都在其中。
结语
对于上阳赋这样的古文经典而言,不论是在今天还是在以后的时间里,它都是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探究的。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把传统文化视为自己的瑰宝,通过学习这些经典的文学和艺术作品,继承和发扬我们华夏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2371579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