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山变”到“嵩山坳”
清山变”是指自1998年开始,中国政府启动的一项为期10年的国家大规模退耕还林工程,其目的是提高国家森林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而“嵩山坳”则是一个典型的“退耕还林”成功案例。
一、清山变为何而起?
二十年前的中国,山区发生的森林火灾频繁,洪涝灾害、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屡屡发生,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民涌向城市,农业生产下降,加之乱伐滥砍,森林资源的破坏趋势日益严重。为此,中国政府启动了“清山变”计划,投资巨大,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退耕还林。经过十年的修复,山区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二、嵩山坳的“退耕还林”
嵩山坳是指河南省新密市南面,嵩山余脉东北侧的一个地方。因为当地过去是一片黑暗的煤矿开发区域,许多村庄感受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土地高度退化。2010年,当地政府启动了一项退耕还林工程,大力申请各项扶持资金,从而加速其动力。同时,在政府的影响下,当地环境保护协会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鼓励市民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积极支持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推动“嵩山坳”环境保护,为清洁空气、清洁水、清洁土地、青山绿水做贡献。
三、退耕还林工程的成功与启示
首先,退耕还林工程的成功得益于政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不仅有了源源不断的资金保障,而且政策的制定和贴合度能够使得工程高效地推进。
其次,环保组织的积极参与和市民的广泛参与的积极推动也是这项工程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环保组织是“退耕还林”工程的积极推动者,市民的积极参与更是使得整个环保工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最后,清山变为嵩山坳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为我们的未来提供了重要启示:要树立正确的环保理念,坚决摒弃侵害生态的行为,倡导可持续发展,推进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总之,“退耕还林”工程,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生态工程项目,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政府的实力、环境组织的实力和广大人民的力量。同时,也告诉我们,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每个人的权利,保护环境需要从每一个人做起,也需要国家、环保组织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2371579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